梦幻西游2五开是救市还是败市?新手切勿盲目跟风
2014-12-24 01:53作者:采花大盗德基来源:网络新手卡|游戏下载分页|全文
相关八卦:69大爷秒发传音好卡:怒杀之 信息爆棚了 今儿又谈老话题,老话题讲好了,也能谈出来新意,楼主阐述的内容基于个人对于市场经济的理解,大神请轻喷。 有两个论点: 1、没有五开,就没有这么多宝石、兽决、你们点修的成本就要增加,更极端的是没有五开梦幻就要倒闭; 2、正因为有了你们五开,游戏才这么难玩,什么都贵,组队还各种歧视。 这里楼主先谈一个问题,五开对于市场到底起到什么作用。 五开的标签里有:低投入、高效率、高产出,这里的低与高都是相对普通非五开同等投入玩家。 其中的高效率、高产出就使得市场上各种游戏道具的增加,这也正是持有第一个论点玩家的核心证据所在。 梦幻西游的系统几乎是无法接入到玩家在游戏里进行市场活动的(非正常的个例不要来找喷),玩家与玩家之间的交易可以说是在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中进行,物价受市场供需关系调整。 如果认为一个市场是完全自由竞争的,那么它就处于完全的平衡中,供给增加——供大于求——物价降低,供给减少——供不应求——物价提升。 然而我们看到的是物价并没有因为市场上流通的游戏道具的增加而降低,咦? 这难道违背了我们所说的市场规律? NO! 因为楼主没有写出来的一个因素就是系统钱的增加,在市场上流动的游戏货币数量随着大量五开而激增。 这样,物价如何能降低呢,自由市场平衡的物价就会不断提升。 众所周知,那些五开大神的劝谏时常在耳边响起? 五开党告诉我是什么? 没错,就是狂刷系统钱(捉鬼、封妖、现金镖等)特别容易导致商业牟利苦行。 系统钱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我们知道与利润相伴的一定得有投入,而系统钱几乎就等于是没有投入、无本经营。看清楚楼主的几乎,不要乱喷哟。 这种无中生有的行为随着五开地不断增加愈演愈烈,市场上的物价已然触及到普通玩家难以承受的底限。 普通玩家如何不怒? 关键在于,这种行为也触及了网易的底线,无中生有不断变现。 有很多跃跃欲试的五开新手咨询五开大神们,如何避免商业牟利被抓? 大神曰:高级号。 没错,高级号的标签是什么呢?高投入、高价值。 大神又曰:没事儿点点技能、点点修炼。 这又意味着什么?在游戏中消耗获得的货币和道具,与策划团队要保证市场平衡的要求一致,自然不会封你了。(严重违规被封的去死,不要来喷我!) 结论出来了,网易的直接打击目标就是不进行或者极少进行游戏货币、道具消耗,低投入的出菜五开。 这种五开说白了就是游戏的肿瘤,就是蝗虫。 那些在最初挣得盆满钵满的朋友知足就好,后来再进驻而去骂网易修改的,楼主只能表示你错过了最佳的时期,并且没有事先做好数据分析。 题外话: 楼主发现喷人吵架经常是因为逻辑问题,这种争论上升到互相问候长辈实在没什么意思。 楼主所说五开在18已经表明清楚,谈特殊就不要轻易上升到一般,谈个体就不要轻易上升到总体。 比如我们常说的59、69大爷,也是一部分人出来比较跳,行为乖张、言语刺耳不堪,久而久之就对这个群体产生了不好的评价,但是也存在一些比较理智的玩家,那些玩家可能不喜欢声张就默默地看帖,有人骂的太难听的可能就忍不住导致了不必要的互喷。 楼主说话可能不够简洁,但是我以为多说一句话会让他人更理解我在表达什么,也避免毫无意义地争执,这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楼主写这篇贴子的另一个目的还是为了劝一些新手不要盲目五开,可以浅尝辄止地试一试,多看看人家五开失败的原因,你觉得自己真的了解清楚了,再下海也不迟,包括跟风开储备金店的。 跟风赔成狗的太多了,难道大家都忘了蒜你狠、姜你军的第二年一大批跟风种植户赔得哭爹喊娘的,远的不说,今年夏天的西瓜什么价格各位不知道么? 其实楼主心里暗暗地觉得五开,哪怕是会在游戏进行市场活动的五开也不是一款游戏的正常模式,在楼主看来已经畸形了,楼主没有针对任何个人五开玩家的意思,仅仅就这种情况做一下分析。 不是每个人都会五开的,那些说“眼红”、“不然你也五开啊”,让楼主以及一些其他玩家的感觉更多是无奈,单开玩家的流失对于游戏而言更多是恶性的,全民五开也没有什么现实性,五开与单开的比例变化并不单单是由于五开玩家增多,其中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单开玩家的流失。 几年前的红服和现在的红服意义已经不一样的,玩家的数量不能以单纯的数字计算,要计算一个服务器玩家的活跃度,死气沉沉的服务器再飘红也不能证明这个服务器是火热的,它的温度在不断降低,降低。 五开意味着游戏的可玩性降低了,可能有人会跳出来打我脸,怎么会呢,我更容易组队了,我更容易收拾副本了。 然后呢?只有每次关注着系统频道刷出来什么东西。 五个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队伍里永远不会冒出来一句话。 这个游戏的社交系统被玩家给亲自阉割掉了!!! 直播的贴子人气总是很高,也有很多已经很久不上梦幻或者已经无号一身轻的朋友仍在关注着这款游戏,通过他人的直播、游戏角色的成长体会或者追忆到曾经的一份快乐。 这就是人与人的互动,自己与自己的互动,然而当亲自单开发现聊聊无人之时感受到的又是寂寞和苦涩。 我想以上的体验是很多人都有过的感受。 游戏货币和道具都是从游戏中来的。那么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民国时期法币贬值,相信很多朋友的历史老师都给大家看过一张照片,一捆钱只能换一个鸡蛋(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货币急剧贬值,通货膨胀达到一种恶性极端。 国党ZF发行大量货币,而在游戏里造成市场流通货币大量增加的是谁呢?不言自明。 楼主表示听到几句话觉得很不可理解,明明是很有哲理的话却被滥用。 例如: 1、存在即合理。你知道这句话摆出来经历了多少哲学家的论证,有很多人只要遇到解释不通的地方就是来一句“存在即是合理”,说了跟没说一样,简直是废话; 2、认真你就输了。这句话看似是让人有豁达的胸襟,而今呢,常常你们正在讨论一些什么东西,他突然来一句“认真你就输了”,抱着这样的态度,开始就可以不必说话,这就好像在你人生中遭遇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别人告诉你“这就是现实,认真你就输了”,你是不是想抽他。 如此之事,不胜枚举。 有一个现象,人们在辩论一个话题的时候,在辩论尘埃落定并有了答案之后,往往那份愉悦的感受来自于“战胜”对方,当然满意于自己掌握了“真理”的愉悦感同样有。普通人往往感受到“战胜”的愉悦感更高。 于是乎,我不承认我败了而不是我的论点、论据确实有问题,需要修改,而后倒向一些文字游戏,摆出一些与主题无关的东西,甚至上升到攻击对方。 楼主以前有这个问题,乃至于现在也不能完全摆脱。 在逐渐的学习和工作实践中,这种行为着实不好,极易引发矛盾,滋生个人情绪,有时还会左右自己的判断。楼主从大学(或许是更早之前吧)接触了中国哲学,逐渐被中国的哲人饱满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吸引,无论是周敦颐的“寻孔颜乐处”还是朱熹的“居敬穷理”都让我感受到自己往日脾性的张狂,需要改。内心存一个 “诚”,慢慢熄了胜负之心。 然而有些话又不得不说,就像孟子所云“吾岂好辩哉?吾不得已也。”,有些事例就要讲清楚弄明白,不能什么都糊里糊涂,将过且过。楼主在互联网的贴子都力争只辩论阐述客观(不免代入主观的因素),更不能指人之是非,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争执。 如果因楼主一时发起了意气之争,还望朋友原谅。
[编辑:墨荷]
|
本资讯及文章仅代表发表厂商及作者观点,不代表叶子猪本身观点!